手机
预览

我们欠生命一个拥抱——奥斯卡获奖电影《绿皮书》

原创  2019-03-05 金马可 投稿

这个拥抱来之不易,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深渊与深渊的凝视。


冲突

 

好的电影,传递深刻的价值观,《绿皮书》便是如此。电影所探寻的话题源自现代美国的一段充满冲突的历史。当然,电影的出彩之处,是将这样的冲突隐藏在一趟旅行中,更确切地说是藏在一辆浅蓝色的汽车里,它无处不在,引发人寻找结局。

 

它讲述的是一位叫谢利博士的黑人音乐家,决意南下巡演的故事。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美国南部,充满了白人与黑人的种族问题,在南部的某些地方甚至会危及黑人的生命。但他放弃了在纽约安舒、享受的日子,决意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踏上这趟非同寻常的旅行。

 

电影的另一位主角是托尼·瓦伦拉纳,一位善于打架、圆滑的舞厅酒保,他另一个名字利普(说谎的人)对他形象的描述更为贴切。他被谢利博士刻意邀请成为私人助理,确保这趟旅行顺利进行。正如这对组合,令原本隐藏的冲突跃然纸上。白人给黑人做私人助理,保护他的安全;地痞流氓般的司机,与举止优雅的音乐家,他们在狭小的车厢里,展示着戏剧性的对比人生。若不是你先知道这是根据事实改编,你一定会惊叹编剧的才华。

 

冲突的存在,令我们对这神奇组合的结局充满好奇。然而,最震撼我的那个场景是他们在演出路上遭遇抛锚时的画面:西装革履的谢利博士倚靠在豪华轿车旁,车另一旁的田野上,一群黑人正在辛勤劳作。然而,他们彼此相望了,一个、两个,直到所有耕作的黑人都停下工作,稀奇地望着同样是黑色皮肤,却被白人服务着的谢利。在这没有对话的场景里,你也许会觉得“沉默是最好的对话”。

 

然而,南行的大部分时光并不是那样美好。演奏时,谢利是令人尊敬的音乐家;生活中,鄙视、区别对待四处可见。他在酒吧被白人虐待、开车时被警察截下羞辱、在演奏一半想上厕所时被告知只能到门外树下的小木屋,问题总是充满在托尼的心中:为什么,谢利会南下巡演,接受这样的羞辱。

 

然而,为何面对明知充满冲突的旅程,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和解

 

直到最后,大提琴手奥列格才给出谢利博士南行的答案:想要改变人心,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来抗争。他希望借着自己的音乐才华来改变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问题,但这样的代价并不是仅是天才的身份能够应对的,这需要一个强大灵魂才能拥有的能力,这是推动电影继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包裹在这伟大使命外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身份迷失的人。当谢利与托尼从牢房里出来后,他们之间的冲突在对话间开始升温。托尼认为被释放便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谢利说这付上了代价。托尼认为这是谢利的矫情,自己一辈子为生活劳碌,然而谢利却能够为富人们演奏,轻松地生活。

 

这点燃了谢利的愤怒,他命令托尼在大雨中停车,并在雨中前行。托尼跑了出去,劝告他回去。但愤怒的谢利道出了这场冲突之下每一个黑人的迷失:我孤独地住在城堡里,为那些自认为有文化的演奏,但我下台,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黑鬼(nigger);我甚至不能被自己人接受,因为不够黑,却又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他质问托尼:告诉我,我是谁?隐藏在种族冲突里的是人性的迷失,在扭曲的文化里,是人因罪恶产生了隔阂与仇恨。

 

谢利与托尼这场雨中的冲突,很快便得到了和解。而电影也即将迎来结局,电影漫长的铺陈开始收获果子。他们即将迎来南下巡演的最后一站:伯明翰的餐厅演出。经过谢利一路的训练,托尼开始掌握了写信的技巧,他们也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彼此交心。但种族歧视却未减少,尽管餐厅主管多么强调他重视与谢利博士的演出,然而将他的更衣室设在厨房的仓库、拒绝让他进入餐厅。是选择坚持忍耐到底,还是起来回应羞辱呢?谢利博士用“我是谁”的答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谢利博士的角色形象,令我想起另一位人:耶稣。他们都尝试改变这世界的某些价值观,用忍受羞辱的方式面对不公与暴力。但相比之下,耶稣清楚自己所背负的担子,并且知道如何能够彻底解决人的终极问题。人所无法和解的问题,在他那里有真正的答案。

 

拥抱


但耶稣所踏上的和解之旅,比谢利博士所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迎接他的挑战来自四面八方。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要成为谁的和平使者?一听到耶稣,人便会说这是基督教的神话人物。一听到基督徒,人便会觉得他们总是指责这个世界是处在罪的审判之下,基督徒总是说这个、那个是罪人。显然,这个观点在《绿皮书》里要小心翼翼地回答,因为托尼与谢利在南部的生活,曾多次陷入要被诬陷、定罪的处境。

 

不过,凯勒牧师在《十架君王》中,拨开云雾地提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真相:罪的问题是妄称“我怎么过一辈子,完全由我自己决定”,罪是人干犯了上帝。圣经说,耶稣尝试处理的问题是人与上帝之间的问题。罪是核心问题,它使人破坏了与上帝的关系,否认了与上帝相关的一切(包括他的存在),这是问题的所在。要达成这样的和解,首先需要处理神对罪的审判,要修复那被破坏的关系。

 

电影的开头,有一个托尼对黑人的细节:妻子向两位帮忙修理水管的黑人维修工提供了两杯水,妻子送走他们后,托尼将这两个水杯扔在了垃圾桶。这个镜头语言一闪而过,以至于我们以为托尼与那个时代的白人截然不同,但电影一再借着谢利博士的口提醒观众,只是因为丰富的报酬,托尼才踏上这趟艰难的旅程。

 

虽然,电影的结束也没有表达这趟旅程对种族问题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托尼对谢利博士态度的改观,其实就是这趟和解之旅收获的第一个果子。谢利用自己的坚持与牺牲,换得托尼对他的友谊,它胜过了金钱的价值。《绿皮书》原本的意思是《黑人旅行者绿皮书》,上面标注了各座城市里允许黑人进入的餐馆和旅店。不过,在电影里,托尼才是谢利的绿皮书,成为他和解旅程的帮助者。

 

电影的最后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结局:谢利开车送托尼赶上了家里的平安夜晚宴,托尼邀请他一同用餐,但谢利开始婉言拒绝了。然而,当托尼在迎接一对老夫妇之后,即将关上门的那刻,看见了带着美酒的谢利,他送上自己最热情的拥抱。这是一个历史被改变的拥抱,跨越了肤色与文化的距离。

 

这世界,另有一本书,就是《圣经》,它是天路历程的旅程指南,帮助所有与上帝和解之人明白,如何在这充满敌意与罪恶的世界里,寻见人生的真义。


其中,也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一个浪子耗尽一切,回头过来才发现在父亲那里才有真正的满足与喜乐,他赶往家中,打算痛改前非,然而,等待他的是父亲深情的拥抱与不计前嫌的爱。


耶稣说,这位父亲就是天父,祂还在等待一切寻找的人,投向他的拥抱。耶稣已打开这扇通往爱的大门,拥抱也已准备,你是否愿意?

 

作者署名:金马可 80后两个孩子的父亲 教会传道

赞赏
阅读

上一篇:张大千唯一的一组圣经中国画,原来这么美!
下一篇:【原创】人与人和好,是这个冷漠时代的唯一出路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