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当社会议题造成族群伤口时,教会是否已读不回?

2019-07-17 李容珍 基督教论坛报


台湾社会面对内部对立撕裂时,很多年轻人也感到困惑彷徨,不知如何回应?第14届 “已读不回的教会”特展中,特别追述神学家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的一生,在他的不同年代,当时面对的社会和教会的问题。


潘霍华曾经参加在德国反对纳粹主义的抵抗运动。特展透过潘霍华对当时社会的响应态度给我们省思,教会是否也“已读不回”,或应鼓励年轻人承担责任成为社会和教会的”Peacemaker”。


展场以1927年、1933年、1939年、1943年代,在潘霍华身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设计背景。



01

从当时德国教会

反思自己信仰


1927年的空间,放置潘霍华年轻时的照片,以希特勒巡军图为背景,也放映希特勒演说的影片,反应当时希特勒迅速窜起,德国的教会是“已读不回的教会”。


当时的潘霍华家族沉浸于反纳粹的气氛中;他们一直与德国反闪族主义(anti-Semitism)抗争。


他们是典型知识分子,代表德国传统自由思想的上层社会,崇尚个人的人格正直和公民责任。



现场空间放置布满装饰品的圣诞树,象征商业化吸引人之外,也没有耶稣;让人们思考我们的信仰,除了是装饰之外,有无真实内涵?


所以参展的人会把圣诞树上的一个装饰品拿下来,思考自己的信仰,除了装饰外,本质是甚么?


进到1933年的空间,希特勒已大肆破坏德国教会,潘霍华于1933年公开批评反对希特勒纳粹政府,并发表了“教会与犹太问题”,号召教会抵抗反犹政策。



潘霍华被视为异议分子,因此被迫离开德国,来到美国。但是,潘霍华从美国的种族歧视,看见自己国家的需要。


当时潘霍华看到美国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在会场巨幅照片中,看见黑人被处私刑时,四围的人不是在笑或是看镜头,对于人被杀死好像不以为意,甚至自己成为刽子手也没关系。


潘霍华反思自己国家的基督徒被迫害,自己不能安逸留在国外,于是决定回到德国与他们共患难。


1939年,潘霍华在德国加入反希特勒组织,帮助联合军打败希特勒,也参与暗杀希特勒的行动。


展览空间的背景是穿着犹太之心的妇女和被关在集中营的孩子。



这让我们反思,如果自己是潘霍华,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是否会成为虚假的神职人员,还是选择从军?


1943年,在判处绞刑的潘霍华,虽然伴随死亡阴影,但依然靠着神往前行。




02

面对挑战,

是否持续走下去?


1943年,潘霍华被关在囚房,空间布置囚房和类似绞刑的场景。


潘霍华因同伴计划刺杀希特勒失败,也跟着在1943年3月被捕,并于希特勒自杀前22天,以叛国罪在福洛森堡(Flossenburg)集中营被绞死。


潘霍华当时写一首诗“Who am I?”很多人以为潘霍华很厉害,被关时还能坦然自若。


但潘霍华称自己其实很害怕,祷告和写书都毫无用处,真正价值是“上帝知道我是祂的人,我是属于神”。


他的决定伴随着死亡阴影,当我们在信仰上同样面对抉择时,即便有这些挑战,我们是否也继续走下去?



最后来到2019年展场。潘霍华感人的故事,又让我们反思,这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有何关联?


德国人当时面对的战场,不只是在前线,还有属灵信仰争战。但这或许是所有基督徒都会碰到的属灵信仰争战。


会中也放映了“以色列被放逐”的影片,叙述以色列人被掳时都在做什么?


也借此,鼓励基督徒爱仇敌、爱巴比伦人,能在任何处境下都能活出神的样式。


潘霍华用其实际行动,安慰那些在患难中的基督徒们,给予他们莫大的力量和勇气。


愿上帝能够看顾每一个受苦的灵魂!



— 完 


版权声明

本文经授权,

选编自“基督教论坛报”,特此致谢!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阅读

上一篇:餐桌,一个医治破碎与接受祝福的地方
下一篇:祂在33岁最有为的年纪,却选择了“失败”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