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教师节,献给那些被遗忘的老师们

2019-09-10 佳音小编 综合整理


教师节,是属于教师的光荣的节日。曾几何时,教师被誉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除父母之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教师,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和误解。他们被称为“传教士”。


数百年前的中国,闭关锁国,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西方传教士,因着上帝大爱的感召,放弃在本国的优越生活,远赴千里来到中国,并对中国的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了空前的影响,甚至有很多传教士命丧中国。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传教士的努力付出,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也未可知!


抚今追昔,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对那些我们素昧平生的传教士说一声感谢!因为他们的到来,这块土地上才有了希望。


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 以赛亚书30:20-21


图为:1866年随戴德生来华的传教士


1853年9月19日,21岁的戴德生受派遣,搭船前往中国。


1866年,戴德生选取了18名应征的宣教士,5月26日,戴德生夫妇带着四个孩子,率同这18名宣教士,乘兰茂尔(Lammermuir)号帆船离开英国。


1866年10月,第一批内地会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选定的第一个传教站是浙江省会杭州,以此为基地,迅速扩展到浙江许多城市,特别是南部的温州,使福音快速地在浙江一地被传播开来。


戴德生在华51年,他创立的差会差派了超过800名传教士及建立了125间学校。



图为:传教士与麻风病人在一起


1914年,民国初期的麻风病患者。清末时期,麻风病在西方国家已经灭绝,而中国的麻风病患者还有百万人之多。


一些医生和懂得医术的传教士来到发病率最高的华南地区开设麻风病院,收治麻风病患者。



图为:华西协合大学的教育先驱


华西协合大学建于1910年,到2000年的九十年中,虽几易其名,但一直保持了独立办学。


1914年,华西协和大学开设医科,仁济和存仁医院作为医科的教学医院。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成都,华西坝是保存、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



华西协合大学是华西地区新式教育的先躯之一,是根植于“天府之国”的巴蜀文化与西方近代优秀文化交融的产物。




当时很多差会和传教士,创办了教会小学。教会学校通常是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


到1900年,在华的几乎所有重要传教中心都开设一所小学。在开办学校的教会及传教士中,来自美国的最多,其次是英国。



图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在登州(今蓬莱)传教34年,他于1887年与继室梅耐德(Mrs. C. K. Mills)共同创办了登州启喑学馆,是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1898年,启喑学馆迁往烟台。 



梅理士夫人到中国前曾在纽约一所学校教聋哑学生,创办启喑学馆后,她采用训练聋哑人说话的标音法和手语进行教学。


启喑学馆对中国的聋哑教育影响很大,梅 理士夫人设计的手语字母表被中国聋哑学校采用,他们从美国图书中翻译的分级识字课本成为中国聋哑教育的最初教材。


该校毕业的学生和他们的亲属或建立聋哑学 校,或从事聋哑教育,为中国的聋哑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另外,在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后来开办女子高等教育,派遣女子学生到国外留学等活动,使得“女子教育”对当时一些陈旧封建现象发生了改变。


西方传教士对早期的女子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大改变了妇女的地位。


图为:烟台的教会学校女学童


图为:传教士在上音乐课



传教士与信徒同坐独轮车。



传教士给村民们检查口腔。



传教士治眼疾。



吃水不忘挖井人!以上老照片,只是千千万万个来中国的传教士千万分之一的真实记录,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传教士,曾经行走在中国的穷乡僻壤,与我们的祖辈一起生活,甘心服事他们。


上帝的福音,其实就是透过这些平凡人的生命,传递出去。


今天,我们生活在传教士带来的现代文明的福祉之中,也同时在世俗化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失去对上帝的敬畏和倚靠。


回首他们走过的路,也愿他们的爱能激励我们,继续奔走前面的路!


-The End-


版权声明

佳音小编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阅读

上一篇:【原创】她曾被天使带到天堂,她传授的技艺显明了信仰的真实
下一篇:马云卸任阿里CEO:关于商业、人生和信仰的反思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