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青春灵修事工推荐:为何是我

2019-09-17 林伟清牧师 每日箴言


作者:林伟清牧师

国内给青少·年的属灵资源并不多,有的话也多是事工技巧型,生命见证型的,教导青少·年神学,或能够引导青少·年做切身神学反省的更是很少。但我们下周即将推出的“青春灵修:为何是我”,或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文末可试听灵修内容。)


《每个孩子都是神学家》是一本深刻影响21世纪美国教会青少·年事工的书,作者路恩哲和丁康黛指出,教会的青少·年事工要摆脱神学幼稚、肤浅、边缘化的境况,而要在现实切身处境中,引导青少·年进行深入、透彻的神学反省。


“年轻人并不觉得神学枯燥无味,他们觉得乏味的是那些无关紧要的神学。”[1] 这本书使得原本关注操作技巧、各种活动的青少·年事工有了一个神学转向。


种种原因,国内给青少·年的属灵资源并不多,有的话也多是事工技巧型,生命见证型的,教导青少·年神学,或能够引导青少·年做切身神学反省的更是很少。但我们下周即将推出的“青春灵修:为何是我”,或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这套灵修翻译自美国多特大学(Dordt College)英文系教授兼作家詹姆士·沙普(James C. Schaap)的《Every Bit of Who I Am: Devotions for Teens》。


它帮助青少年回答他们都有的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份灵修始于对自我身份的诚实审视,探究每个人生命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基督里我们是谁。


在238篇以圣经经文和海德堡教理问答摘录为基础的每日灵修祷告中,青少年们将会更深入地挖掘信仰,因为他们会发现他们的每一个方面都取决于他们与上帝的关系。



相比其它的灵修内容,这份专属青少年的灵修有4个独特的地方:


1.行走的灵修

每日音频,由著名福音电台青年主持人精彩演绎。


2.以海德堡要理问答为默想蓝本

指导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基要真理。


3.通过故事在真切的现实处境中认识神

展示世界的破碎、呈现青少年内心真实的挣扎与困惑;鼓励持守真理,去省察耶稣真实的同在。


4.中英对照

灵修时还能坚持英语学习,一举两得。


现在,特别与大家分享其中的两个方面。



它是以海德堡要理问答

为默想蓝本的灵修材料


海德堡要理问答是16世纪的一份信仰文献,旨在教导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基要真理,包括使徒信经、主祷文和十诫。这是历史上教会对信徒进行神学基础教育的方式。


可能有人一听就嗤之以鼻,以为是过时的老古董。其实,要理问答是基督的教会很长时间以来,对信徒进行系统的基要真理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甚至直到今日还是如此。


福音派神学家巴刻(J.I Packer)在他和福音派另外一位优秀的基督教教育家Parrett合作的书《立定根基》(Grounded in the Gospel)中,指出很多基督徒将传统教义、要理问答视为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弃之如履,另一方面自己又挖空心思发明新的自己所在历史时期的产物。


他们叹息人们总是在“重起炉灶”,而不愿意继续使用圣灵赐给历代圣徒的智慧。他们呼吁今日教会重拾这古旧的信仰传统,回到教会教义教导的根基上,建立信徒跟进和栽培的框架,好建造信徒扎实的属灵根基。


海德堡要理问答是历代圣徒智慧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精炼的信仰陈述和温暖的教牧情怀为人所称道。


其中第一问可谓是人生的大哉问:你或生或死,唯一的安慰是什么?答曰:我无论是生是死,身体灵魂皆非己有,而是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这第一问就真诚地抓住了历世历代,各式人等生命的终极问题,令人激赏不已。


一直以来,中国教会在信徒的教义教育上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对于从查经小组传统深厚的城市家庭教会,对一般信徒进行系统的教义教育更是不足,给青少·年的更不用说了。


这份以要理问答为根基的每日灵修,好处之一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年轻人进行系统的信仰栽培,建立他们的神学根基。



通过故事,

在真切的现实处境中认识神


《每个孩子都是神学家》的作者之一丁康黛同样认为,宗教教育在整个二十世纪与美国实用主义的结盟,扭曲了古时对于要理问答(catechesis)的理解。


在过去“信仰的传授”从未被当作一种教条式的操练,而是提供灵命转化的路径:透过实践,展现出对于复活基督的信靠。(p.33)


在给中文版的序言中,另一位作者路恩哲满怀期待:更多人加入神学转向的行列,明白青少·年事工的第一步不是问“什么做法有效?”“怎么做才会让青少·年来(教会)?”甚至是问“如何使青少·年团契增长?”


而是要去问“耶稣基督在哪里?”以及“我们在事工中所做的,如何忠于耶稣基督在青少·年生命当中的同在之处?”(p.9)


在这份每日灵修中,作者詹姆士·沙普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展示这个世界破碎的现实,呈现青少·年内心真实的挣扎和困惑;在这种与现实的碰撞中,他鼓励青少·年持守真理,帮助他们去省察耶稣真实的同在。这种贴近生活的灵修,真实感人。



作者分享自己小时候玩一个低俗的游戏,被老师训话,点醒了他:作为一个孩子,我不可以为所欲为。为什么?因为我是有所属的,我属于一个家族。


作者讲述两个青少·年经历的家庭的破碎,他们的痛苦大人往往看不见,但朋友彼此间的理解和安慰却是无价的,他写到:她们两个离开了彩排,只有她们两个。


艾美丽一下就明白了,是什么让莎丽的眼中充满了怨恨。原来她们俩在家中正经历着同样可怕的事。


他讨论年轻人喜欢的在网上进行忏悔方式是否合乎圣经,指出说:忏悔,不是一件虚幻的事……想想你曾经做过或想过的坏事,是不是让你感觉很该死,甚至每每念起往事都仿佛在心中有火燃烧。


他谈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说:大人常常鼓励小孩子要有梦想,这是好事……但生活中最难学到的功课之一,就是知道有些事我们永远做不到,有些梦也永远实现不了 。


还有,把运动比赛关联到信仰,他说:(运动的)基本要素是得胜的起点,也是基石。那么,你认为基督信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


盼望这份以“要理问答”为核心的青春灵修材料能给教会的青少·年事工带来祝福,一方面直接服事青少·年。


另一方面也给艰难时势下的青少·年事工者提供借鉴和启迪,如何在青少·年的现实处境中去觉察“耶稣基督在哪里”,带领青少·年去做基本而重要的神学反思:我是谁,为何是我,我为何在这里。



“青春灵修:为何是我”系列已经于9月9日开始由每日箴言公号与小打卡同时更新(QQ端小打卡也可参与),这个打卡圈采用打卡通关模式,邀请勇敢的年轻人来闯关探险,会有许多惊喜等着大家哦!也欢迎推介给你身边的青少·年一起操练。



▲更多的精彩灵修,欢迎扫码订阅“每日箴言”灵修公号


“青春灵修“版权声明

“青春灵修:为何是我Every bit of who I am”

作者为 James C. Schaap,版权归Faith Alive Christian Resources 所有,由“每日箴言”授权发布,欢迎其他公号自由转载。 转载务请注明作者、版权方和出处。未经允许,不得修改内容、标注原创;不得用于印刷或营利用途。


-The End-


版权声明

转自:每日箴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阅读

上一篇:【原创】是否有人能看到你的不完美,却依然爱你如初恋?
下一篇:【原创】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是情怀还是更美的梦想?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