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专题】路德的《个人祷告书》到底讲的是什么?

原创  2017-11-03 李锦纶 投稿

“三一论”虽不是路德著作经常凸显的主题,但可默认其因信称义教导却建基于这项教义内容。近年对路德三一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观点,认定他对此题目有本身的贡献,在《个人祷告书》中路德对十诫、信经及主祷文的解释,亦呈现其对信徒在信仰委身的期待,面向三一上帝,以天父为终极依存对象,透过圣子的救赎管道,于圣灵里才确切获得行义能力。


在路德时代,对于归入宗教改革的广大信徒而言,有三样生活的必须品:德语圣经、福音信仰诗集和《个人祷告书》。德语圣经让信徒能用自己语言读懂上帝的话,新诗集让人随时表达心中的情怀,祷告书则通过解释「十诫」、「信经」和「主祷文」把基本教义化为祷告内容。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读完整本圣经,借着祷告书把信仰核心价值传达,使之转化成众


人生活的实际便显得更形重要。从改教运动的背景看来,路德写《个人祷告书》的目的,是要正确引导信徒的信仰生活,所以需要取代信徒惯用的天主教祷告书,以十诫的生活教导代替为告解预备而开列出繁琐的罪过种类清单,以解释如何落实信经信仰取代繁复赚取救恩的方法,又以耶稣基督教导门徒的主祷文替代传统中诸多形式的祷告文。


总而言之,路德希望排除天主教把信仰繁杂化之余,现在可以透过这本《个人祷告书》帮助信徒实际与上帝建立直接生命关连;因此路德并没有把内容固化为抽象的论辩,而是注重人面向上帝的心灵状态,然而却又以大公教会核心信仰作为真理的指引。从个人得救而言,路德认为一个人需要首先晓得他“要做和不做什么,然后当他自知无能达成便必须知道“到何处找帮助,最后他需要知道“如何得到帮助”。第一步属于判断病情阶段,十诫的功能是使人知罪;第二步是寻找解药,信经引向上帝恩典为唯一良方;第三步是得医治,主祷文的祷告就是满足上帝的律法──即信靠「父」上帝。


就路德看来,十诫提供规范,信经给予方向,但主祷文却是生活实际的指引。


一、 圣父 人所倚靠之 终极对象


1、十诫指向信靠上帝的生活实义


十诫中的第一诫教导我们心灵所面向的终极对象是上帝,这向度的关系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因此人应以敬重与信靠的态度表达对于上帝的爱,避免一切可以损害这个关系的事情。


第一诫所禁止的是偶像崇拜, 路德在《大问答》中把拜偶像看作心灵向度的歪曲,从错误对象寻求利益及帮助。 9 路德继续解释第二诫时,把重点放在人在尊崇上帝的名时,同时反映着人的外在言语并内在心态。若从《大问答》看第一、二诫之间的关联,便发现通过后者所指人的言语和行为反映着人的内心状况,因此信靠上帝的心灵理应有真诚的生活,排除言行的虚假。 10 第三诫“使安息日为圣”则理解为劝导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管理,落实敬拜上帝的生活。路德似乎把重点放在安息日所指向背后“使之成圣”的意义,即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成圣为目标,所以假若人以听上帝的话作为娱乐,那么即便是上帝的话,对无心聆听之人而言也不能达到使之成圣的结果。 11


统合这三诫的意义,便是人在面对上帝必须“管理”自己的思想言行。无疑,路德在此对诫命的解读是涵盖性的,即从诫命内容提炼出最普及的生活应用,以此提供一种行事为人以爱慕上帝为主导的神学伦理框架。也许可以这样说:生活是祷告的最后结果。因此,在解释十诫内容之后,对应于每一诫,路德都列举当禁戒的事,就第一诫而言,他特别禁止人涉入任何形式的邪术,其次是利用上帝以达到自利目的,并对上帝怀疑(即不信任)。


2、信经提示倚靠天父的缘由


在信经部分,路德摆脱过去习惯将信经内容分成十二条目,而按照三位一体的主旨只分成三大部分。12在关于圣父的部分,他进一步阐明人的心灵对上帝“倚靠”(believe in)的关键所在,信经作为认信内容虽然提供了正统信仰定义,但如果只停留于知识层面,则将失去信经最重要意义。


13 换言之,信仰必须要求有信仰的对象,并与其建立关系。路德在此注力于个人作为对上帝的「信靠者」自身的状况,除了重复要拒绝(不能信靠)任何邪灵偶像,也不能信靠他人或自我,只愿“敢于冒险”(take the risk)把信心投放于看不见的上帝。重点就在乎信心对信靠者所要求的那种不凭眼见的“跨越现况之委身”。 14


二、圣子:人赖以蒙恩 唯一管道


信经的第二部分则是关乎圣子基督,在确立了圣父作为人唯一信靠之对象之后,路德进一步讲论我们之能够与天父建立父子关系,圣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管道角色;即人可以到父面前来皆因基督解决罪的问题,人不必再受制于罪恶,从而获新生的自由──即投向父的自由。 15 所以,耶稣基督受难后的复活就直接证实了魔鬼的权柄被攻克。这里牵涉根本的主权转移问题,那就是在信靠者身上,耶稣基督的主权取缔了撒旦的辖制。圣子“为我之故”(for my sake)生为人,好让作为罪人的我获得圣洁,这都是出于“其父之怜悯”(his fatherly mercy)。 16 这样,基督成了人类的救赎主,跟信靠父上帝的人形成一个生命(命运)共同体,所以借着(通过)圣子我们得以连于圣父。


三、圣灵: 使 人得 生命 唯一动力


信经的第三部分谈论圣灵,与圣父、圣子同是神性的位格者,但其特质却是行动者的角色,使圣子基督所提供的救赎管道得以生效,让信靠者“真正得着”(appropriate)所应许的实际结果,在罪得赦免后获得新生命。 17 这新生命是圣灵“通过”基督已完成救赎之工,在信徒心灵内所「激活」的;这便开始了新的生命发展方向,朝向圣洁生活前进,最终达致将来身体复活。不过,这个过程不是单一个人的事情,因为圣灵除了在个人身上工作,更是在教会内作为一个救赎群体中落实其圣化的大能。因此,圣灵也必然在基督的教会内落实这救恩所应许的实际,就是人在其中才最能经验新生命带来的益处。 路德在《大问答》解释圣灵如何在信徒身上落实救恩,这被喻为生产的过程,首先是透过作为母亲的教会传讲上帝的道,圣灵向人启示真理,光照人并点燃心中的热诚,让人抓住、接纳真道,并持守、坚忍到底。 18 既然圣灵有圣化人的大能,不单在世上的生活,更是将来复活的盼望,能使人从死里复活是圣灵在人身上彰显生命突破力量的高峰。19


六、 主祷文的揭示:朝向天父的心灵状态


天父的主题特别凸显在主祷文:我们祷告的首要对象不是基督也不是圣灵,乃是天父。本来作为审判者的上帝,因基督使我们罪得赦免,改变了这本来的敌对关系,转为亲爱的父子关系,这种新关系需要被继续呵护,免得因违反上帝心意的生活而遭受损害。“我们在天上的父”这句话提醒信靠者当把关系延及其他同属天父儿女的关系上,因此信仰上帝不再是单独个人的,而是就垂直的父子关系同时建立了横向的家族群体关系。另外,因为这个亲子关系是属灵的,不能让其沦为满足属世利益的工具。做真儿女便需排除一切假冒虚伪的信仰,在面对各样困难甚至死亡时,呼唤父的名成为随时的帮助。20 路德看主祷文中“上帝国”的主题并非一个直接的社会议题,而是关乎如何在信徒个人身上落实上帝国的生活要求,借着基督而有的恩典与善行,以致我们得着内在心灵力量以对抗包括罪咎感等问题,使内在力量也外显于美善的行为中。善行非因人自己的能力,乃靠基督的恩而成就。


四、总结


路德上述的教导非常注重生活实际,在意于让我们能够活出圣洁的品格。但除非人活于圣灵之内,否则无从得以过圣洁生活。因为只有第三位格的圣灵才能将耶稣基督已经做成救赎之工的功效在当下应用于各人身内,并透过基督召聚圣徒所组成的教会彰显救赎真理的群体性效能。救恩让人通过圣子基督直接连于圣父,圣父成了人的存在所依靠的终极对象。路德在《大问答》解释十诫的第一诫“你不可有别的神”时说得好,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问题只是什么样的神,为此他给予一个定义:“神就是那个我们寻求利益的对象和我们每遇困难时寻找帮助的避难所。”33 路德直指人存在性的终极依靠。对于基督徒而言,他的神就是天父;因此,耶稣教导门徒《主祷文》的主旨便是要让我们眼目专注于这位在上的父,以祂的名为荣,生活品格也与此尊名相称。


仁德的品格也是中国儒家追求的目标,然而仁德背后到底是甚么?这却是难以回答的问题,所谓「仁者安仁」便说明了在儒家思想系统之内无法为仁找到更终极的根据。其实不是没有,因为儒家的「天道」观念就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只可惜历经人文化过程,天道已经变成越来越抽象的概念,失却了先周信仰里原初的位格主体内容。从路德的《个人祷告书》中,看见他所认识的仁德生活,是建基于比仁德本身更深的「开放性」心灵实际,人既不能离群而封闭于自我之内,更不能只存活于现世的关注。真仁者需要安于信,其仁德才有资源,人才可能坦诚面对自我堕落的本相而寻求真正出路;即借着圣道的基督耶稣得以就近天上的父。

2 《個人禱告書》作為一種信仰生活的文體傳統,實源於初代教會使用詩篇或詩篇選集為個人靈修內容。

Helmu T. Lehmann, ed.,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68), 5.


3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6-7.

4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13-14.

5 Paul Althaus, The Theology of Martin Luther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66), 199-200.

6 Paul John Grime, “The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in the Hymns of Martin Luther” (Ph.D. dissertation, Marquette

University, 1994), 103-106.

7 Grime, “The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in the Hymns of Martin Luther,” 94-98.

8 Christine Maria Helmer, “The Trinity and Martin Luther: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re,

Language and the Trinity in Luther’s Later Works (1523-1546)” (Ph.D.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1997);

Christine Helmer, “God from Eternity to Eternity: Luther’s Trinitarian Understanding,”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96:2 (2003): 127-146.

9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trans. Robert H. Fischer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59), 11.

10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15.

11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22.

12 參路德在《大問答》中對此的解釋,見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55.

13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24-25.

14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25-26.

15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26-27.

16 就文理而言,“his fatherly mercy”最自然的解釋應該是指著聖子的父向人所施的憐憫,但是通過聖子為管道,因為主基督「反照」天父的心(the Lord Christ, who is a mirror of the Father’s heart)。見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63.

17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28.

18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60.

19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29.

20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29-31.

21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2.

22 參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69.

23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1-32.

24 路德在《大問答》中提出禱告上帝國的降臨有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人通過以信心接受所傳的道落實在

今世生活,二是祈盼永恆國度在未來完全彰顯。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71.

25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3-34. 對比於《大問答》中富有強烈跟魔鬼進行屬靈爭戰的思想,這裡多以內省方式看問題;見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71-72.

26 路德以「基督天糧」的靈意化角度解釋日用糧的原因,可能因為在當時農業社會一般不會缺少糧食,故

此也許是同樣理由,《大問答》也把這個題目擴充為更大範圍生活得以支援的環境;見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74-75.

27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4-35.

28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77.

29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6-37.


30 路德在《大問答》提醒讀者需要知道感覺有試探不等同接受試探,後者牽涉當事人意志上的同意。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78-79.

31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7-38.

32 Lehmann, Luther’s Works, vol. 43: Devotional Writings II, 38. 路德的《大問答》將同樣的內容置於屬靈爭戰

的前提下,即認定魔鬼是引起萬惡的源頭;見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79-80.

33 The Large Catechism of Martin Luther, 9.


节选自:重温路德 《个人祷告书》 如何——看人对三一上帝之存

作者:李锦纶,美国创欣神学院教授




阅读

上一篇:【专题】墨兰顿——宗教改革运动中被遗忘的巨人
下一篇:【特稿】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