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网络圣餐面面观,从更宽广的普世教会视角来看!(上)

2020-06-10 林伟清 


作者:林伟清


疫情到现在为止已经5个月了,从1月底国内疫情爆发开始,大多数的教会就开始全面走向线上,线上礼拜、线上小组、线上祷告会、线上讲座、研讨会如火如荼。大家基本上一下子就接受了线上礼拜,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对于网络圣餐[1],大家观点和立场各异,争议不小。


据笔者观察,大家的态度可分为三类:1)全盘接受的,这些人相信:“网络圣餐”不是“虚拟圣餐”,而是真实的圣餐;2)坚决反对,这些人认为:这是信仰的原则底线,是不能打破的原则;3)探索观望的,这些人拿不准网络圣餐该不该做,但也会做些尝试,体验一下。当然,还有不少人处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态度之间,他们有自己立场,但也接纳另一方的立场。


本文集中讨论前面两种态度,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比普世教会不同的宗派、神学传统,包括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对圣餐的不同态度及其背后的神学与牧养实践考量;希望能给中国教会在面对这个议题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角。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圣餐是基督教信仰所独有的,是不与世俗世界共享的属灵记号(不像十字架);它整全地体现了基督信仰的本质内涵——包括信仰本身和信仰的群体,属灵的和属物质的,在地的和在天的。


因此,笔者对于“在线圣餐”并不全然否定,也不全然拥抱。教会的“在线圣餐”必须在群体的聚集中发生,但这个群体聚集不一定是教会全体,可以是教会的小组,至少3个人。读者可直接跳到最后一部分查看:当下大公教会视野下的实践建议。


因本文较长,有12,000多字,故分成上下两篇发布,两篇的行文结构如下:


上篇:新教各个宗派的不同立场及其神学考量【本文】

-全盘接受/支持:神学依据

-反对/不支持:4个经典理由

-对改革宗传统的两点回应

-新教“在线圣餐”争论的缩影:联合卫理公会

-对新教不同宗派争论的观察与反思


下篇:东正教和天主教的立场及其神学考量【二条】

-东正教的礼仪神学:为缺席者而存在

-天主教的感恩祭:教会是实实在在的

-东正教和天主教传统带来对疫情下圣餐的反思

总结:当下大公教会视野下的8点实践建议



01 
正面立场:支持/接受
华人教会中最旗帜鲜明支持网络圣餐的,大概要数香港的流堂教会FlowChurch,他们早在疫情初期的2月份,就开始推动网络圣餐,并给出他们的神学依据。
他们认为:网上圣餐不是”虚拟圣餐”(virtualeucharist),它是信徒们在不同地区透过网上连系举行的”真实圣餐”——它是真实的饼与杯,在不同的地方一同领受。

“网络圣餐”的圣经、神学依据
1. 圣礼是上帝无形恩典于世间的有形记号。
他们认为:上帝的恩典是无形的,也因此超乎世上任何物质的阻隔。
2. 圣灵超越空间的限制。
圣灵作为基督身体联合的桥梁,它不被空间与环境阻隔,能够贯乎信徒之间,作为圣餐中联系众人的核心,更让圣餐成为真实的圣餐(弗4:4-6)。
3. 记念的重点是信心。
圣餐要求参与者怀着真实的相信、无伪的感恩来领受。这信心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藉着圣灵的工作,任何地方的信心都能实践对耶稣基督的记念。
4. 圣餐是群体的联合(Holy Communion)。
圣餐属于教会群体。而特殊条件下,信徒与信徒缺少“在一起”(togetherness)的机会,但借着网上圣餐,信徒虽然身处不同地方,反倒能体现出信徒间的契合(Communion)。
在具体的实践中,他们建议:网上圣餐的举行只限于live 直播时段,回放观看的弟兄姊妹建议以默想代替。
▼从实体圣餐的三大特色论证网络圣餐的合法性
台湾资深媒体人邱慕天指出,过去的实体圣餐,具有“共时性”、“共质性”、“共在性”三种特色:由一群人,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享用同一块饼和同一杯液体所表徵的主耶稣基督在十架祭坛上世人捨上的肉身及流出的血;他认为“网络圣餐”依然保留有这三个特色,因此“没有理由不能是教会对 missio dei 忠信的新方式”。
1. 共质性
他从“媒体作为人的自我延伸”这个理论来理解圣餐,圣餐是十字架上耶稣身体这个“主体”的延伸,他说:
如果真正在“客观意义”上具有代赎功效的,只有2000年前“一次性”( 彼得前书 3:18; 希伯来书 9:28)的基督十架事件,那么后来的“擘饼分杯”,都只能算做媒体意义上的“模拟再现”。打从“最后晚餐”的第一次圣餐开始,那些饼杯就不是耶稣的“神人二性的身体本身”,而是一份让信徒与主身体/主生命达成联系的“神圣媒介传导物质”。
2. 共时性
如果在网上一起领受圣餐体现了实体圣餐的共时性原则,那么从媒体伦理的“理想性”和“功能性”来看,共时性原则不能成为看“重播聚会”的弟兄姊妹不能“跟著”圣餐的理据;也绝不能说,一个下午的间隔,就能让“看重播录像领圣餐”的人,失去与那场礼拜直播的团契连结。
3. 共在性
邱慕天指出,“信徒之间只要有任何的“形式载具”能够确认“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基督徒聚会就已经具备了“感染”任何空间的基础。” 因着教会采用网络聚集,网络空间(cyberspace)就被政./治化为教堂(eccelsial place)。
▼人类同在的本质不是身体性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在三月份发表一篇文章,“线上圣餐一样是圣礼”Online CommunionCan Still Be Sacramental,作者Chris Ridgeway指出,已经有一些“低派”教会[2]早就开始实践网络圣餐[3],而大部分看重圣礼的教会认为在线圣餐是个很怪异的神学问题。
作者从媒体沟通的角度认为,科技带来的在线信息交流是一个新的现实(newreality)。圣餐中,最关键的是神的同在;而“同在”并不等同于肉身的同在,而肉身的同在也不就是真正的同在。
如果我们看线上视频会议是本地社群已知关系的延伸,为什么在网络圣餐中,作为神同在的记号的“饼杯”以及作为我们同在记号的“微笑和声音”,就不能一起来表征现实世界的良善和我们所敬拜的那位的属灵真实呢?

02 反面立场:反对/不支持
▼反对在线圣餐的4个经典理由
美国福音联盟Gospel Coalition发布了至少3篇关于在线圣餐的文章,观点很明确,不行[4]。福音联盟的神学取向是改革宗传统,这大概也代表了大多数改革宗教会的立场。
在文章“再思网络主餐,有个反对的理由不容忽略”中,作者提到强烈反对在线圣餐,他认为主餐是使用技术手段进行教会牧养的底线,圣餐这件事应该是受到限制,教会不应当“虚拟”进行的。作者给出了4个典型的反对理由:
1. 主餐的实体性。主餐的本质是参与一个宴席,即便是一个象征性的宴席……物理上的分隔消弱了(或者说毁灭了)共享的实质和实体的体验。”
2. 主餐的群体性。神的百姓聚到一起恰恰是实践主餐的核心。
3. 主餐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完美地保证主餐的秩序,但是一个基本的护卫主餐的方式,是确保主餐仅在长老们的带领下、且在教会的共同聚集中举行。
4. 主餐与教会纪律连在一起。在大多数教会纪律的模式中,不允许领主餐是教会纪律发生效用的一个基本机制。
在文章“再思网络圣餐,四位牧师的针锋相对!”中,作者Paul Carter在4月份采访了四位分别来自圣公会、独立教会/改革宗神学、归正教会、浸信会的牧师,了解他们目前对在线圣餐的态度,他们的答案都是不举行。主要的原因是,圣餐是在神的百姓聚集时举行的;即使有人不在场,但那是作为教会的延伸。
“既然没有实体的共同聚会,那就没有可以延伸到各家的主餐,也没有可能从传道人手中接过饼杯,更无法分享一个饼和一个杯。在一个虚拟的聚会中吃自己准备的饼和杯是一个弱化的替代,既没有圣经经文的支持,也不是主的本意。”
他们认为,圣经并没有举行圣餐频率的规定,因此疫情期不举行圣餐并不违背圣经的教导。不能举行圣餐的时候,透过祷告和默想,可以让人更期待重新聚集在主的桌前的那天。
虽然他所访问的人都不支持在线圣餐,但作者也尊重那些选择举行在线圣餐的人,他指出,“这是一个没有航道的水域,我们都在摸索着航行。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键盘侠的怒吼,也不是对邻舍的批评和指责。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习、反思、对话、决定和恩慈。”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现在应该有的态度。


▼从主餐的形式及其内涵来审视在线圣餐2000年的教会历史中,虽然主餐的元素在各地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饼是面包,在中国饼是烙出来的圆薄饼;在西方酒是葡萄酒,在中国是葡萄汁;但主餐最基本的礼仪形式却是不变的。这些礼仪形式背后有丰富的神学内容。
陈雅各说:“(圣餐)里面有一个特征,就是由一到多,多却有份于一。主耶稣祝谢的是一个饼,掰开后分给多个人领,祝谢的是一个杯,递给多个人喝。但这多个人所领所喝,却是来自一个饼、一个杯。”[5]
这个过程所彰显出来的一而多,多而一的原则地彰显了教会的合一。网络圣餐无法具体呈现这个合一的精义。
同时,举行圣餐的过程中,2000年来,基督的仆人效法基督所做的四个动作:拿起、祝福、掰开、递给,也是今天的网络圣餐无法呈现的。
因此,在张雅煌牧师看来:“无论对圣餐的意义理解持守哪一种神学观点,都要求举行圣餐时有一群神的子民在同一个场所与时间的基础上领受圣餐。并且都有一套固定的圣餐礼仪,而且这个圣餐礼仪都是基于耶稣基督设立圣餐时的次序。所以从神学的角度来看云圣餐,目前普世教会中所持守的神学观点,没有一种是支持云圣餐的。”[6]

▼对改革宗传统的两点回应1. 按着圣经
改革宗传统,特别强调我们要本着圣经来行事;这不仅是敬虔的表现,也是教会合一的根基。他们认为:“我们渴望照常在教会中施行主餐,但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要“按着圣经”施行主餐,我们不能用违背圣经的方式施行主餐。何况,若是教会不按着圣经施行主餐的时候,良心敏感的肢体会处于两难,这既不造就人,也埋下潜在的分裂危机。”[7]
笔者的回应是,问题的焦点恰恰是“按着圣经”。新约圣经并没有提供教会举行圣餐的步骤说明,而是从不同的侧面指出了圣餐的意义。就如教会的组织性和属灵性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样,圣餐也有物质实体性和属灵性两个层面,这两个方面如同人的身体和灵魂两者是不可或缺,又彼此交融的;一个整全的人是身体与灵魂是完美统一的,而圣餐也是如此,一个圣餐是实体性和属灵性完美统一;只是两者的完美统一常常在真实的现实中被拉扯,而难两全。
有的人“按着圣经”所强调的是圣餐的物质实体性,不然圣餐就不再是圣餐;有的人“按着圣经”所强调的是圣餐的属灵意义,不然就辜负了神所赐下的恩典。总之,“按着圣经”这个标准是模糊的界定,准确地讲,应该是“按着大公教会对圣经的理解”。
2. 圣餐论与教会论
大部分改革宗传统的教会都根据加尔文对“真教会”的定义来理解教会:1)圣道的宣扬;2)圣礼的施行;3)教会纪律的执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支持在线圣餐。
教会只有首先在神学上回答这些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举行圣餐?圣餐的意义是什么?圣餐在教会生命中的位置是什么,它与圣道是什么关系——才能够有根有基地在要不要举行圣餐的问题上做出富有神学内涵的回应。



03 新教“在线圣餐”争论的缩影:联合卫理公会
众所周知,“在线教会是不是真教会”的讨论的早已有之;但“可不可以在线圣餐”却是在这次疫情中才引起众教会讨论的。而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天主教的在线弥撒eHolyCom,美国现代教会的先锋——马鞍峰教会在2014年就开始指导信徒自己在家预备饼杯,好能在线领受[8]。
而新教中联合卫理公会在这个议题上已经有近20年的争论,并留下了不少卫理宗传统下的思辨资源。我们可以把这当作是当下众教会争论的一个缩影。
早在2003年前就有牧师(Rev.Gregory S. Neal)开始施行在线圣餐,他也进行了神学论证[9]。在2013年10月,虽然遭遇到强烈反对,该宗派一部分人还是举行研讨会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论证[10]。那时候,他们达成共识:“参与(网络)主餐的人必须分享真实的饼和杯,而且在同一个地方要有群体聚集。”只是是否需要神职人员在现场,则有不同意见。之后,关于这个主题的研讨和实践就被中止了。
而在新冠疫情期间,网络圣餐的讨论非常激烈,神学家、礼仪学者、主教、牧师都参与进来;而现实的场景是:既是绿灯又是红灯[11]。
认为绿灯有的是意识到这是一种“极端情况的非正常处理”,有的则认为这是教会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认为红灯,则主要是对圣餐意义神学上的考量(礼仪的程序以及肉身群体的聚集),当然也不乏现实的教牧考量,比如:在家里的肉身聚集真的不可能吗?如果特殊情况把在线圣餐正当化,将来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的结果,疫情过后恢复正常聚会了怎么办?
▼对联合卫理公会内部争论的3点观察
1. 显然,作为一个宗派,他们对教会论与圣餐论有一致的理解和认识,但即便如此,宗派内部对是否可以在线圣餐依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可见,对这个问题的选择与否不只关乎教会和圣餐的神学,更关乎媒体的神学,以及权衡面对面基督徒团契的重要性。
2. 联合卫理公会在2013年曾经叫停在线圣餐的讨论与实践,除了内部的争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其它宗派/教会的合一问题。圣餐是普世教会合一的标记,他们意识到,如果坚持在线圣餐,将会撕裂更大的教会合一团契[12]。
3.  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立场,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容许不同的立场、实践和探索,彼此共存,这是教会多样合一的美好见证。但未来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要继续彼此交流、碰撞,以能达到彼此在真理里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对新教不同宗派争论的观察与反思
1. 这是一个引发争论的议题,但不是疫情发生之后才开始。已经有其他的宗派、教会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讨论,所以大家不用从零开始,可以有些借鉴。
2.对圣餐意义的再理解。
中国教会对圣餐思考和讨论并不多,当下“在线圣餐”的问题激起大家对圣餐思考和认识,这是很宝贵的。显然,这不是简单地回答“可以不可以”,而是要更整全和深刻地认识关于圣餐的神学意义和重要性。在这一点上,Asaph的文章给出了很好的提醒,他说:

正如崇拜学教授卓莉博士所言:“当光照向棱镜的时候,若从不同角度望向棱镜,便会欣然看见它不同形态的美丽,圣餐亦是如此。”……教会不需要、也不应该每一次圣餐礼都在严肃的气氛下进行。同样,教会不需要、也不应该每一次都从省察、悔改、宣赦及感恩的层面来看待圣餐礼,而是要结合神在不同处境中赐下的信息和教会节期等因素,将圣餐的不同面向展现出来,如合一见证、基督得胜、盛宴预尝、喜乐庆祝、约的团契、圣徒相通等。[13]


笔者也曾经撰文详细指出,圣餐极其丰富的属灵内涵,它乃是崇拜礼仪中的皇冠,“在整个崇拜中,再也没有其它的部分像圣餐一样,能让人如此全身心投入对神的敬拜”[14]。
3. 相同的圣餐意义传统,并不带来相同的牧养抉择;选择在线圣餐与否与圣餐的神学意义无关。接受相同的圣餐神学内涵,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信仰实践。
有牧者认为,教会传统中所有对圣餐意义的理解,都反对在线圣餐。也有人认为,加尔文的“圣灵临在的”圣餐论支持在线圣餐,因为圣餐中最重要的是圣灵的工作,而圣灵的工作是超越时空的。
关于加尔文的圣餐论支持在线圣餐这一点,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对加尔文的误解。笔者认为如果加尔文活在我们的时代,他不会同意在线圣餐。在《加尔文:奉献、教义和灵操的激情》(JohnCalvin: A Heart for Devotion, Doctrine, and Discipleship, ed. Burk Parsons)一书中记载,加尔文在黑死病期间的牧养实践:

在加尔文(Calvin)事工期间,日内瓦五次遭到瘟疫的可怕袭击。在1542年的第一次疫情爆发期间,加尔文亲自带队参观了受瘟疫感染的房屋。由于感受到他的拼命很可能会导致死亡,城市的管理者们干预了他,因为他们坚信他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牧师们在加尔文(Calvin)的指导下继续了这一英勇的努力,他们在多次谈话中讲述了其中的喜乐。


为此,许多牧师也因此丧生。许多人不知道,加尔文在日内瓦和其它瘟疫肆虐的城市私下继续自己的牧养。加尔文的牧者心肠,在医院里的公民和移民身上得到充分的证明;在后来他收集必要的资源好为瘟疫受害者建立隔离医院时,这一点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如果信徒去世了,他就在葬礼上,充满激情和怜悯地讲道。

这些都向我们显明,加尔文是多么看重真实地接触信徒,给他们带去安慰;有人可能会说,加尔文时代还是文字时代,没有任何影音传播也没有实时传播技术,甚至可能想也想象不到;因此,差别太大,不能以此来反对在线圣餐。差别很大是事实,但笔者认为:这个差别不是本质的,古人还有“见字如面”的说法,肉身的缺席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因此,这个差别带来的意义,还不足以能抵消面对面团契的重要性。
如果他看重肉身的同在,而甘冒生命的危险去探访信徒(当时印刷术已经发明,纵然没有很普及,至少用文字媒体来取代面对面牧养关怀是可能的),那么他是会坚持面对面为信徒举行圣餐的。
前几日,“寻求你面”公号发布了我的朋友T.R.C非常好的文章,网络圣餐,找寻更早的传统和思考,他试图为在线圣餐提供神学支持。他阐述得非常有力,但他肯定在线圣餐的神学论证,也可以反过来成为反对在线圣餐的论证。
最后以他自己的见证来肯定这种做法出人意料的教牧意义——父母成为孩子敬虔的榜样。我们都知道:结果好并不能证明手段方式是正义的。大家要意识到,作者只是就在线圣餐进行可行性思考,并不意味着作者支持这种做法;所以,大家也不要误解作者支持以家庭为单位举行圣餐等。
4.  即使相同的教牧考量也会带来对“在线圣餐”不同的抉择。
有人说,在线圣餐反而会激发参与的人对线下一起领受圣餐的渴慕,所以,为了激发人对线下的渴慕,要坚持在线圣餐;更有人认为不要在线圣餐,只用灵里的默想,更能激发人对线下的渴慕。
想用在线圣餐来达成的教牧功能,透过其它的牧养方式都是可以补充的(在本文的第三部分,笔者会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不是我自己的,而是集合了一些牧者的智慧);但问题是:教会是否愿意开拓新的牧养方式,保留圣餐在教会生活中特殊的地位;还是教会调整对圣餐的认识,让它承担更多的功能?
笔者认为,后者不是不可行,但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要小心谨慎。因为技术从来不是中性的,做教会事工使用技术应该小心考虑其边界。
举行在线圣餐的人,可能敏感于接受新事物,大胆踏入未知之地,积极勇敢地探索,但也需要存谦卑的心,充分聆听传统的智慧,知道前面的路存在许多未知,当下的抉择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而不举行在线圣餐的人,可能看重圣经的原则,珍视圣徒的传统,但也需要从上头来的智慧,好能敏感于时代的处境,穿透各种表象的迷雾,看到新事物的本质,以至于不会固步自封,错过所临到的机会。
这或许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盼望这个争议带来的加剧分裂,而是加深合一;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论,可能需要神的仆人重新回到神的话语面前,在新的时代处境中,靠着圣灵的帮助找到一条合乎中道的路。
接下来,笔者会带领大家了解比新教更有悠久传统的东正教和天主教在“在线圣餐”问题上的立场和实践。请继续阅读二条文章。

这 是 我 的 身 体 , 为 你 们 舍 的 , 你 们 应 当 如 此 行 , 为 的 是 记 念 我 。-林前11:24-



注:


[1] 关于“在线圣餐”,目前的讨论中,称呼的方式各异;在本文中“网络圣餐”、“在线圣餐”“云圣餐”意思一样,所指的都是同一件事:在线上举行的圣餐仪式。

[2] 敬拜礼仪程序比较自由的教会。

[3] 他提到有马鞍峰教会和联合卫理公会的一些教会。

[4]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AyMDYwMQ==&mid=2650823168&idx=1&sn=f0ee9579e62c47ad3defdcf068eeed27&scene=19#wechat_redirect

2.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AyMDYwMQ==&mid=2650823116&idx=1&sn=3c97e803b4558bf59d607f64e234ceb5&scene=19#wechat_redirect

3.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article/baptism-lord-supper-online/

[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AyMDYwMQ==&mid=2650822582&idx=1&sn=2e3db2e43a90885733b4477eff4bc650&scene=19#wechat_redirect

[6] https://mp.weixin.qq.com/s/pjSmaUpIrb5z0Ll_MXYuBQ

[7]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AyMDYwMQ==&mid=2650822582&idx=1&sn=2e3db2e43a90885733b4477eff4bc650&scene=19#wechat_redirect

[8] https://saddleback.com/archive/blog/internet-campus/2014/01/24/take-communion-online-with-us

[9] http://www.revneal.org/Writings/Writings/onlinecommunionremarks.html

[10] 1. https://www.umnews.org/en/news/should-churches-offer-holy-communion-online

2. https://www.umnews.org/en/news/moratorium-study-urged-on-online-communion

[11] https://www.umnews.org/en/news/both-green-light-red-light-for-online-communion-2

[12] https://www.umnews.org/en/news/moratorium-study-urged-on-online-communion

[1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AyMDYwMQ==&mid=2650822485&idx=1&sn=c544697affced76eeee941f0abf20feb&scene=19#wechat_redirect

[14] https://mp.weixin.qq.com/s/E1fagCJB5AVLjPSRxa3wyw

[15] https://mp.weixin.qq.com/s/M6PnN2rgC5YeZmNyrugk0Q

[1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AyMDYwMQ==&mid=2650822380&idx=1&sn=f4148fc2e730f2c222d711734df96930&scene=19#wechat_redirect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联系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阅读

上一篇:【原创】百合、小溪,大山、村医——听妈妈讲那青春的故事
下一篇:网络圣餐面面观,从更宽广的普世教会视角来看!(下)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